霍尼韦尔授权经销商-上海泰智
  • 首页
  • 公司简介
  • 产品中心
    • 视频监控系统
      • 模拟视频监控
      • 数字视频监控
    • 门禁控制系统
      • 门禁读/发卡器
      • 门禁电子锁
      • 指纹门禁一体机
      • 网络门禁管理系统
      • 门禁控制器
    • 防盗报警系统
      • 报警接收机
      • 探测器
      • 门磁及开关
      • 电子警号/闪灯
      • 报警控制主机
    • TOPSDI安防高清
  • 行业资讯
  • 解决方案
  • 联系我们

产品导航

视频监控系统

模拟视频监控

  • 枪式摄像机
  • 半球摄像机
  • 红外摄像机
  • 高速球型摄像机
  • 金融专用摄像机
  • 一体化摄像机
  • 视频矩阵
  • 录像设备
  • 显示设备
  • 摄像机配件

数字视频监控

  • 高清网络枪式摄像机
  • 高清网络半球摄像机
  • 高清网络高速球摄像机
  • 高清红外网络摄像机
  • 工业防爆网络摄像机
  • 一体化云台摄像机
  • 视频编码器
  • 数字硬盘录像机

门禁控制系统

门禁读/发卡器

门禁电子锁

指纹门禁一体机

网络门禁管理系统

门禁控制器

防盗报警系统

报警接收机

探测器

门磁及开关

电子警号/闪灯

报警控制主机

TOPSDI安防高清

HD-SDI高清摄像机

编解码器/硬盘录像机

相关资讯

  • 安防监控在学校建设中的必要性
  • 云计算在数字安防行业中的优势
  • 安防监控摄像头的选购和安装注意事项
  • 数字高清摄像机对比传模拟摄像机的优与
  • 2013年高考将至 安防监控保驾护航
  • 中安传媒集团总裁杨鹏参加深圳市“两会
  • 中国智慧型城市的建设之路 需要注意的
  • 智能交通产业上升 产业一体化趋势明显

推荐产品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国智慧型城市的建设之路 需要注意的几点
来源:91安防    发布时间: 2013-06-20 10:28   浏览: 次
自2003年起,住建部提出在全国建设90个智慧城市试点工作计划开始,各个试点城市纷纷开始了智慧城市落地工作。据知情人士透露,第二批智慧城市也将在6月底完成初审,试点名单将于下半年公布,数量在50个左右,两批合计140个。
        自2003年起,住建部提出在全国建设90个智慧城市试点工作计划开始,各个试点城市纷纷开始了智慧城市落地工作。据知情人士透露,第二批智慧城市也将在6月底完成初审,试点名单将于下半年公布,数量在50个左右,两批合计140个。
    近两年,“智慧城市”作为关键词被媒体及企业广泛关注,但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问题,业内专家仍在积极探讨中。6月10日,在广州举办的阿拉丁建筑电气高峰论坛上,华南理工大学规划系主任王世福、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智能化设计高级工程师耿望阳、深圳市新和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瑞、南京南方电讯有限公司技术经理林少华四位嘉宾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发展问题,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一次激烈的探讨。
  目前,全国开始建设“智慧城市”的地方遍及东中西部。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外,杭州、厦门、珠海等一些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城市,也纷纷开始“智慧城市”建设.而湖北、湖南、山东、辽宁等省份则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群。浙江省日前还成立了“智慧城市”促进会,计划今年在全省范围内启动20个“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项目,遍及智慧健康、智慧旅游、智慧安居、智慧交通等领域,预计投资28.68亿元。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初步预测“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在“十二五”期间累计将超过7000亿元。

  建设须有长远的规划

  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的规律和进程,而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对此,王世福强调:“我非常反对智慧城市两年能建成,智能更接近技术概念,智慧是人文的概念,在这件事上,我是旗帜鲜明的反对。”
  他指出,智慧城市是一个不断地运用技术进步去解决现实问题的一个过程。而目前智慧城市的评估体系最直接考验的还是政府的指标投入,没有更多的代表社会进步的意义。所以在他看来,所有评上智慧城市的城市绝非他心目中的智慧城市。
  “我觉得短期内建智慧城市完全是急功近利,政绩的需要。”耿望阳也对盲目建设智慧城市持批判态度。他说到,在建智慧城市的时候,很多人不知道智慧城市是什么,到底怎么做。他认为,建设智慧城市至少做个十年规划,指望在四五年内完成建设,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像建一个建筑,少则三年五年,多则八年十年。如广州新塔,2006年至今,8年时间还没有正式完工,更别说三五年内建成智慧城市。在没有标准的情况下就去申报智慧城市,急功近利的做法,这完全是胡来的。

    信息化冗余削弱情感有效传递

  王世福指出,由于过度的信息化,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地方出现,过分强调了信息化却忽视了如何使信息更有效的传递。他说,现今,信息化侵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度,信息化有足够的技术来支持,但还是要关注实际的生活,把信息化放在实际生活当中,崇尚有助于全体人民提供更优质的信息。
  同时,他也反思,过于智能化信息化,致使能回归情感的东西只有那么一点。要用智慧城市解决传统的城市问题,比如贫富分化、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要慢的问题。他表示,如果新的技术手段不能指向这些问题,而且增加了问题,建设过于超前,他甚至怀念朴素的时代。
  林少华认同王世福的观点,指出智慧城市的“智慧”或许应体现在处理的海量信息里面是真正属于人本身所需要的。任何信息发展是以人为本,服务于人,让人生活得更舒心,更便捷。未来肯定是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但至于技术的发展,他觉得未来十年之内可能还未达到。

    政府定位不足是关键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智能化设计高级工程师耿望阳认为,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最大阻力在于政府定位不足。他分析到,我们能做的基础性的东西,要政府来确定。比如说建一个无线城市,到底由政府来建,还是由企业来建,这是一个大的问题。因为受益的是城市居民,但建设是政府,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所扮演的角色,到底是做什么,怎么样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这可能是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智慧城市使富人更富,同时也使一线城市更加远离了二线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目前极化问题凸显,缺失并不在企业,因为企业不可能去农村做智能家居。实际上,问题在于政府,例如政府投资让运营商来建设无线网络,但仅有短期效果。同样一笔钱,政府可以给到中学文化程度的人去使用无线提供的WIFI。然而政府投钱给企业来建设,这无形中加重了极化现象。如果出现政府跟企业都在培育极化的空间,最终中国的天平将会失衡,所以问题在于政府。”华南理工大学规划系主任王世福表示。
  建设智慧城市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必须要尊重市场规律,进行合理的规划,,以服务应用为切入点,不可盲目投资建设。
Copyright © 2013-2014,www.91af.c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上海泰智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不可复制
Power by |91安防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23012号-2